走进318|318艺术网|陈湘波艺术专区|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ART318ART
我的收藏(0)
  • 收藏夹中还没有艺术品,赶紧选购吧!
318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艺术资讯 > 318艺术家评论 > 杨佴旻作品解析
杨佴旻作品解析
2015-08-27  编辑:郑莹  浏览次数:11955    加收藏


  佴旻的画作往往笼罩在一层特别的光线中,这使得他的每件作品都像是一个单独的梦境,参观他的画展则是在这些梦境的丛林中穿插恍惚。他的瓶中花并不枯萎,无论水仙还是雏菊,都安静地,不带任何多余涵义地,将自我深植于一种作为实体的恒定中。“遐想应找到它的物质”,加斯东?巴什拉说。而那些水果让人想到塞尚。也许你立刻会发现它们不是可以吃的水果,因为缺少跟欲望有关的联想。但它们饱满、润泽,饱含水果的意味。它们在那里默默地倾诉着“水果”。假如你有足够的耐心,你会发现并非某个画家梦见了瓶花和水果,而是瓶花和水果就是梦的实体。     


318艺术家 佴旻 油画作品 《晨光》


  《晨光》里的那束花是白色的,梦境中最明亮的颜色,足以令人感到寒冷。那不是温柔、迟钝的白色,而是燃烧金属的火焰般的白色,但又是冷冽的。它既是对晨光的思考,也是对瓶花的思考。它思考的方式是经由梦境的,只有在梦境中,才会创造出有关白色的诗学。既清冷又明亮的白色极具活力,在梦中带来欣快的情绪,燃烧是力比多——libido)的释放,出现在同一画面中的饱满的桃子属于相同的隐喻。《晨光》中的白色像一种启迪,让人联想到有关用梦境治疗疾病的说法。


318艺术家 杨佴旻 油画作品 《远方》


  这种唯美主义的梦幻色调在《远方》中投射在一串串葡萄上。挂在荒蔓上、满身白霜的葡萄介于花与果之间,比一般的果实更美。在一扇窗外我们找到两片白云,无风的天空象征似的点缀着的白云,慵懒平淡,多次出现在他的室内题材作品中,不同于室外的、大块的、流动的白云,乃是窗户的最佳装饰物。葡萄不可能生长于客厅,这堵墙因而是一面断墙,尽管通过画面看起来它相当完整,墙的这一面通向远方,另一面也是——然而葡萄和白云同时提示了强烈的室内感,这就使得处在墙的任何一边都会认为自己置身室内。这种感官的悖论只可能出现在梦中,倘恍迷离,是耶非耶。这将引领我们认识重述梦境的画家是如何贯彻他的唯美主义的:他追求的是能让他产生柔情的东西,至于这些图像是幻象抑或真实则无关紧要。他呈现的一切可能出自虚构,他笔下的葡萄是超自然的、浪漫的,但是对于或许并不存在的事物,暂时的怀疑意愿被悬置,而这构成了画面存在的方式。

  佴旻反复书写着一些安静的景物,对花、水果、桌子、窗户和庭院的刻画到了不厌其烦的程度。在他和塞尚之间也许存在一些联系,后者的名言是:“你看那桌上的苹果,它们从来就不动!”在我们时代,做一个抒情派,做一个白日做梦的人,并非顺理成章的选择。在中国的传统情绪中同样充满了失控,譬如同样嗜好杂花果的徐渭从来没有画过任何一颗安静的果实,他笔下的葡萄生气极了,萝卜也扮着鬼脸。传统需要被催眠,用梦境的抒情性覆盖喧哗和泪水。在画家的催眠术中,厚重的和执着的俱已睡去,被无意识主导的空间开始活动,向一个唯美的世界倾斜。


318艺术家佴旻 油画作品 《惠子》


  一种感情,一种人类的感情,一种植根于人们最柔软的弱点和最坚硬的表达之间的感情,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悖论。然而人从出生开始便既不能丢弃自己,也不能重新获得,他的躯体逐渐变旧了,他的灵魂始终遭遇到时光的践踏。他对于将来的死亡既不真正理解,也不能坦然接受,他对于曾经的出生亦茫然无知。而在画家的梦境空间中,灵魂用象征的语言回忆,时间被解构,连同在时间中发生的人生和历史。这是玄学的和美学的梦,这是蝴蝶梦、巫山梦和南柯梦。


318艺术商城

编辑部

分享到:
推荐作品
返回顶部